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正文

已知K(HAC)=1.75*10的负五次方,常温下浓度为0.1mol/l的HAC溶液,其解离度为

2022-06-15 来源:福奇养生网
摘要
基于上述计算,电离度的计算公式为α=([H+])/[HAC]×100%,将具体数值代入该公式,可以得出电离度α=1.32×10^-2÷0.1×100%=13.2%。这意味着在0.1mol/L浓度的乙酸溶液中,有大约13.2%的乙酸分子解离成了H+和Ac-离子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解离过程是可逆的,即部分乙酸分子会重新结合成未解离的分子形式,因此溶液中未解离的HAC浓度也会相应减少,但这种变化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较为显著。对于0.1mol/L的乙酸溶液,这种解离行为符合弱电解质溶液的特点,显示出较弱的电离能力。此外,由于HAC的解离是一个放热过程,因此在解离过程中,溶液的温度会略微上升,但这种温度变化通常非常微小,不足以影响解离度的计算。详情。

在常温条件下,对于浓度为0.1mol/L的乙酸(HAC)溶液,已知其解离常数K(HAC)为1.75×10^-5。溶液中的[H+]和[Ac-]浓度相等,根据公式K=[H+]×[Ac-]÷[HAC],可以计算得出[H+]的浓度。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,得到[H+]²=1.75×10^-5÷0.1,进一步解算出[H+]=1.32×10^-2 mol/L。

基于上述计算,电离度的计算公式为α=([H+])/[HAC]×100%,将具体数值代入该公式,可以得出电离度α=1.32×10^-2÷0.1×100%=13.2%。这意味着在0.1mol/L浓度的乙酸溶液中,有大约13.2%的乙酸分子解离成了H+和Ac-离子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解离过程是可逆的,即部分乙酸分子会重新结合成未解离的分子形式,因此溶液中未解离的HAC浓度也会相应减少,但这种变化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较为显著。对于0.1mol/L的乙酸溶液,这种解离行为符合弱电解质溶液的特点,显示出较弱的电离能力。

此外,由于HAC的解离是一个放热过程,因此在解离过程中,溶液的温度会略微上升,但这种温度变化通常非常微小,不足以影响解离度的计算。详情